胡诗宇(中国)
胡诗宇是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学生,2015年8月赴美国华盛顿参加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2016年6月回国。
我写下这些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每个交流生回国后的任务,而是为了防止自己的遗忘。我害怕遗忘的当然不是翻一翻照片就能回想起的在这一年中发生和经历的事,而是这一年让我得到的心境和视野的改变。这些改变,很容易因为环境的回归而渐渐被冲淡,只有不断地提醒自己、就像这样写下真实的感受和回想一样,才可能不忘记这一年中最真实的自己。
我非常幸运地被分到了美国首都华盛顿,而我的学校——School Without Walls High School——又恰好处在华盛顿的核心地带:步行到白宫20分钟、到林肯纪念堂15分钟、到肯尼迪中心10分钟。因此,我们常常在某节课上走出学校,到白宫前走一走、到肯尼迪中心看一场演出…… 这当然是很多人不敢想象的学校生活,但老师同学却都认为理所当然,因为School Without Walls的建校理念就是把整个城市都当作为课堂,而这也是学校取名如此的原因。不仅是形式上将学习融入到生活和享受中去,大多数老师的思想观念也是如此。在物理课上学习角速度时,老师买来“飞猪”挂在天花板上让我们在笑声中做实验;数学课上公式背不出时,老师就当场把它们唱成一首歌,还开玩笑说要申请版权出专辑……
然而刚开始美国学习时,虽然上学很快乐,但是教学方式和国内差别太大,有些不习惯,甚至感觉学习效率低、周围同学对学习态度轻率而感觉自己在浪费时间。渐渐地意识到是自己对“学习”的定义太狭隘,难道只有刷卷子、记笔记、看着老师写下粉笔字才会让我感觉到“哦,我是在学习”吗?其实看着“飞猪”在天花板下煽动翅膀的样子让我有了对圆周运动前所未有的形象理解,那首“数学公式歌”在脑海中余音绕梁让我再也不需要一遍遍地翻看笔记…… 虽然做这些事本身好像带来一种对学习不严肃的感觉,但它们起到的作用却是让人无法预料的学习效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这样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同学们和老师们十分亲近,不觉得他们有威严感。我放学后交作业时,常常一不小心就会和老师聊上半个小时的中美问题,甚至有老师课后主动询问我在美国的感受、和住家的相处。不仅是我作为一个交换生和很多老师有话可聊,很多同学也会在有空时和老师探讨几句时事热点问题、或讲讲自己的人生规划。没有老师会因为某位同学的身份、年龄或成绩而对他们特别的关注或冷淡,因为很多对于人生更重要的事情,都是远远超出一个人在学校里的表现或在社会上的地位。我因此也意识到,每个人本质上都是不同的,老师只应该是帮助同学们活出每个人自己的最大价值,而非以一个普遍认同的价值来衡量每位同学的优劣。
学校中提供的课外活动机会也很多,正值美国大选年,在政治课上,老师告诉我们有一个非营利性组织想要一些青少年到大选年党内初选的第一个州——爱荷华州帮助总统候选人竞选。我觉得机不可失,用一整天时间做了一个视频参加选拔比赛,成为了华盛顿二十位前往爱荷华州的同学之一。我和其他七位来自美国不同地区的同学组成一个团队,在爱荷华州一月份零下十五度的天气里拿着希拉里竞选办公室准备的材料去敲该地区每个民主党家庭的门,一家一家登记信息,说服他们在初选当天去投票点投票。还在竞选办公室里按照选民信息一个一个地打电话,记录他们的投票意向。能够参与美国大选对于我来说是一段万分宝贵的经历,而我更惊讶于一个非营利性组织竟能够联合一个竞选办公室给这些自己都无法投票的未成年人这样一个机会,信任我们能做好一件如此重要的事。他们的信任让我十分感动,也让我在以后很多事上更为自信。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学校的一节必修课:实习课。与我曾经历过的“职业体验”完全不同的是,学校不会为你提供任何机会。上这门课的同学都要像一个求职者一样自己上网,找感兴趣的实习岗位,发求职信、投简历、去面试。有同学被录取到大学的心理系帮助教授做调查,有同学被录取到华盛顿国会代表的办公室帮忙。而我在发出五封简历无果后,终于得到了华盛顿的一个非营利性组织Youth Service America的回音。电话面试成功后,我每周一、三都会换上正装,走进一个玻璃办公大楼,和同事打完招呼,在实习生的电脑桌上开始工作。我从未想到这个我无数次只和“大人”联系起来的场景竟然能在一个高中生身上成为现实。实习半年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办公室中和别人相处、如何写职业化邮件等等。我更庆幸自己能充满自信通过电话面试有成为这个组织当时唯一的高中实习生。这一年很多经历都告诉我,机会一直是开放的,不能因为看轻自己的身份、年龄或经历而不去争取。而也因为在美国是崭新的生活,我才能够不羞于面子和害怕失败而去尝试所有的可能正因为如此,我还尝试了一件一直想做的事:创建一个能够连接中美高中生的学生平台。TPSA(Trans Pacific Student Alliance)是我和School Without Walls High School中的几位同学以一个社团的形式一起创建的。我们通过拍摄视频的方式在同一个话题下采访不同的中美高中生,让他们了解对方的学习和生活。到了美国,我发现很多人对别国人的了解大部分是一些定式思维,就像很多美国同学对中国学生的印象只有学习,甚至不知道我们也会有课外活动。还有同学问了我一个她一直想知道的问题: “你们在中国有中文课吗?”这更让我意识到,如果不同国家的人能够有更直接的桥梁,很多不解的问题其实是很容易获得答案的。如今信息量虽然很大,但只有取消中间媒介,人与人之间信息的直接交换,才可能更好消除某些偏见。
最后,我想要谈谈交流一年中十分重要的住家。我因为各种原因,有过三个住家。第一个住家除了我还有另一个西班牙交流生,他们最初就确定只能接待我们两个月,尽管相处非常融洽,两个月后,我和西班牙交流生都换了家庭。第二个住家有父母亲和一个九岁的女儿,虽然对我也不差,但没有同龄人,加上家庭关注不多,我常常会感到寂寞。最为震惊的是住家爸妈突然决定要离婚了,AFS提出换住家,我因为害怕再次去适应一个新的家庭犹豫着。于是和自己在国内爸妈商量。但他们的意见更让我左右为难,那时我才意识到从小到大一直依赖于父母替我做决定日子已经结束了。这次除了我自己,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理解交流生在异国他乡遇到上述情况所承受的压力,自己做出决定自己负责后果,我第一次敢于自己负责了。
幸运的是,我到了一个好的不能再好的住家。他们参加了我的毕业典礼,在我的网球决赛为我加油,住家爸爸带我参加他的工作晚宴,甚至给了我一个出席非营利性组织董事会议并在会场讲述自己故事的机会。我每一天都在争取新的经历,努力并享受着从不同的人和事中学习。记得初选那天我求着本因共和党候选人一片混乱而不想去投票的住家妈妈带我去感受初选;记得在住家爸爸开车把我从网球训练接回来的路上大谈他经历过的种族歧视;记得刚到住家时知道他们十九岁的儿子在自己挣钱付车贷、住在他们家一个朋友的十九岁女儿在存钱想要租房,从而意识到自己还称不上一点点的独立。我告诉住家爸妈,在他们家的三个多月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三个月,因为和他们在一起的经历让我每时每刻都在反省自己、都在学习,并在反省和学习中找回怀揣的梦想,增强了自信。
写到最后的最后,我只是想说,这篇小结的每一个字都只是基于我这个中国交换生在美国华盛顿一年中所经历的事和想法。我在华盛顿的经历一定是片面的,不能笼统地代表美国。就像我初到美国时,有人问我:“中国每年有多少女婴被丢弃?”我只会盲目地争辩根本没多少。这是因为我没有在自己生活的地区看到或了解到这些事,在异国他乡常常会对自己身份有更强的意识,在美国一年的经历让我意识到自己对祖国知之甚少,想要通过更加完整地了解更加去爱自己的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