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首页 关于我们 交流简讯 学生交流 语言比赛 教育展览 志愿者专栏 信息扫描
  学历认证 通知公告 教师交流 外籍教师 国际会议 夏(冬)令营 微信集萃
首页 > 学生交流 > 中外学生交流园地 > 正在阅读
黎普特(中国)


     黎普特是上海市敬业初级中学学生,2012年8月赴美国参加富尔登国际文化交流项目,2013年6月回国。


      只能说时光飞逝,转瞬之间,10个月的交换生时光落下了帷幕。回忆起这10个月,映入脑海的有艰辛,有努力,有快乐。依稀记得刚到美国时上课犹如听天书的痛苦岁月;也依稀记得第一次尝试橄榄球时笨拙的身姿;还有一边吃着汉堡一边怀念故乡美食的辛酸往事……痛并快乐着的日子里,我也在慢慢成长着。此次留学在美国是打着文化交流的牌子。而事实上,在美国的10个月也的确真实的向我展示了中美两国文化的不同。
      首当其冲的,便是折磨我多时的饮食。中国的饮食文化闻名全球,八大菜系各有各的特点。川菜主辣味与麻味,鲁菜则求鲜香脆嫩;粤菜重清淡,讲究咸鲜,而湘菜则注重于香酸辣,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相比较之下,老外的汉堡牛排实在是令人无法下咽。
      但是饿极了却也没办法,依旧带着血丝的牛排也只能硬着头皮咽下。披萨倒是味道良好,但平均每三天一次披萨的节奏也让人心有余而力不足。依稀记得偶尔一次突然路过了一家中国餐厅,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餐厅。本以为总算能好好搓上一顿,可是端上来的菜肴却让我顿时泄了气,感觉像是麦当劳里的上校鸡块放在了配套的酸辣酱里炒了一炒,围绕着一股快餐的味道,让人无可奈何。不过聊胜于无,那一顿也算是吃的满饱。
      第二个让我感到文化差距的,就是两国的葬礼习俗。一天放学回家,住家妈妈告诉我她的一个经常往来的朋友去世了,葬礼在隔壁的明尼苏达州,问我有没有兴趣陪他们一同前往。本着文化交流的使命(其实只是好奇),我便收拾下行装,乘上了车。
      目的地是一个小小的教堂,在夜幕下其貌不扬。从里向外透露着灯光,透过磨砂的玻璃能隐隐约约看到有人走动。推开门,里面的情形却让我有些吃惊。不同于国内伤感的葬礼,美国的丧事却没有一丝哀伤的气氛。拐角的茶几上有饮料和点心供给,人们站在一起三五成群的聊着天,谈笑着。而死者则静静躺在棺材里,放置在教堂的基督像下。死者的亲属们也没有太悲伤的样子,跟每一个进门的客人寒暄着。一切都是平静的样子,甚至有些喜悦的情绪在里面,和中国传统的哭丧,葬礼上悲痛欲绝的气氛相违背,使我相当不适应。之后是葬礼的正式开始,牧师上台,带领我们祷告,然后是一段圣经故事,和每周日教堂弥撒的步骤一样,接下来开始回忆死者的生平,死者亲属发言,最后是一起沉默的为死去的灵魂祈祷。葬礼从始至终一直维持着安静,平和的氛围。事后住家妈妈为我解了惑。在老美的基督教信仰中,人死之后,灵魂才真正脱离苦海去向天堂,所以说大家才虽为死者的逝去感到忧伤,但也为他终于能够回归主的怀抱而开心,也为了他能顺利升入天堂而祈祷。尽管这番理由很好的为我成功解释了我的困惑,我也对这种平和的葬礼感到欣赏。但本着一颗中国传统的心,这样的葬礼还是让我有些伤不起。
      一年的交换生涯让我学到很多,不但自己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英语水平直线上升,与人交往的能力也有所改善。但更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对两国文化差异的体会。中国和美国,一个东方一个西方,一个历史悠久,一个活力充沛。所谓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经受中国文化里的谦虚与踏实的教育,又体验和美国文化的创造力和自由相结合的文化,中西合璧下,在经历时间的磨练,我相信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19号

E-mail:shanghai@ieas.net.cn | 电话:0086-21-52137878
Copyright © 2005-2024 Ieas.net.cn All Right Reserved. 来访人数:4527478 人
版权所有: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 地址:中国上海市江宁路245号 | 互联网信息备案ICP证:沪ICP备090449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