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畅(中国)
周书畅是上海市闵行中学学生,2011年8月赴美国参加富尔顿文化交流项目,2012年6月回国。
参加2010年富尔登交流项目终于出行了,心情可谓五味杂陈:想起那遥远未知的远方着实让人兴奋,不知我是否能适应?想着可以暂别做不完的作业、母亲的唠叨,心中有点窃喜……
去美国是去年的8月10号,背着硕大而沉重的背包,听着含糊不清的机场announcement,一路上在飞机上颠倒的时差让我不知晨昏,到达时已是凌晨1点多了。北部特有的寒冷即使在盛夏的夜晚也仍然弥漫在空气里,我赶紧翻出外套套在身上……
生 活
到家了。这个家不是豪宅,普通的一层楼的房子,装修是典型的美国式装修风格,简单而实用,家后却有一个不小的花园,差不多有足球场那么大,种满了离离青草。出行可不方便,必须得他们开车接送。
见到了我的host family:一对年轻的美国夫妇。男主人James今年才31岁,软件工程师,属SOHO(Sall Office Home Office)一族,女主人Emily才26岁,他们还没有孩子。去年他们也接收了一位来自上海的交流生,这真是一种说不清的缘分。
James他们是真的很nice的一家人!我平常喜欢打篮球,他们特意在门前安了个标准篮筐供我投篮,后来又去购买了Google TV频道给我看球赛。远离父母,我感受到了以前没有觉察的温暖,我时常在想:我以后该怎么报答他们呢?
比较遗憾的是他们都不爱运动,深得沙发土豆的精髓。
至于食物,比较吐槽的一点是他们煮菜不放油,一煮就更可怕,土豆胡萝卜豆子炖在一起,炖的稀烂,没油没盐,味同嚼蜡。蔬菜色拉还不错,我比较喜欢那种叫ranch的酱。在这种情况下,“老干妈”就成了在美中国人心中的圣母玛利亚。有一次James驱车两小时去Boise给我带回了四瓶老干妈,被我一个月不到扫光,我再三邀请他们尝尝,估计他们被那黑黑红红的辣酱震住了,敬谢不敏。可毕竟老干妈不是常有的物事,所以尽管James和Emily一再劝我多吃点,在这一年我还是减掉了十来斤,也算是到美国的意外收获。
……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一转眼,我就要回国了。听闻这个消息,James特地把他父亲和叔叔的生日party提前举办,一家子其乐融融。瞧:这就是twins爷爷
我真的不舍你们。
学 习
我就学于一所公立艺术学校Idaho Arts Charter School(中文为爱达荷艺术专业学校),位于美国爱达荷州的南帕市,爱达荷州人口很少,南帕市属于爱达荷州首府博伊西的一个区。
Idaho Arts Charter School是一所艺术特色学校,学生不多,我这个年级的学生也就四十来个。我们学校有很多交流生,有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韩国、泰国等,中国人刚开始仅我一人,后来来了一个台湾人,这点我后面再叙述。
上课是走班制,老师有固定教室,大家上什么课就到什么教室去。我这一年上了Pre-calculus、Us history、 Speech、Health、Art、Environmental Science、English、Advisory.
好在出国前对口语和听力进行了恶补,初到美国的两个月,日常生活交流还勉强对付,但是听课真的很吃力,尤其那么多的专业词汇,只能听懂两三分。听从学兄学姐的建议,我偷偷地把有些课做了点录音,回家补课。一翻开American history课本就头皮发麻,全是不认识的人名地名,第一次测试才拿到E,真是丢人。我让父亲给我下载了几个中文版的美国历史讲义,对照英文版死记硬背,慢慢地才能够跟上课程,不过也只能提高到C(70~80分),虽然不出色,不过这是我自己付出才得到的成绩,我格外珍惜。
在国内我的数学成绩平平,老天爷,在美国人眼里我居然成了数学天才!连数学老师都认认真真向我请教,成绩当然无一例外的都是A(90~100分)。这全归功于多年来小学中学的数学老师的灌输和栽培。
我很惊讶美国同学的几项才能,让我望尘莫及。一是艺术想象力,他们在Art课程的创造力让我羡慕不已,做出的广告设计作业像模像样,颇具专业水准。二是研究性学习能力,从图书馆、互联网、社会调研考察,分析一个现象、解决一个问题,这种研究的能力确实是在国内学生缺乏的,他们能迅速查找、收集资料,抓住纲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组织,写出有观点有见地的论文,让我佩服。美国人的知识产权意识很强,绝对不允许把网上的东西直接copy加进自己的论文。
在Speech课里我深切体会到“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美国同学不会像中国同学这样“温良恭俭让”,不愿出头。大家在课堂里有什么观点就迅速发言,尤其是演讲课,老师规定不允许与前面同学有重复,包括开场白,如果重复了就不会让你pass。所以我想到什么就得赶快举手发言,以免被同学抢先。
回到家里和James、Emily他们聊天沟通,是最好的练习口语、提高听力的好机会,他们也喜欢和我聊天,从宗教到体育、从风土人情到时政,这是和家庭培养感情的最好方式。我这个懒人也主动帮家里做些家务,承包了花园的锄草活儿。
James有一个习惯,工作累了、或者开车时喜欢听小说,在他的带动下,我找了我最熟悉最喜欢的《基督山伯爵》,刚开始听得云里雾里,好几个月才听完一遍,听力不知不觉提高不少。我鼓励自己往后能够把听小说的习惯坚持下来。
感 触
做为Idaho Arts Charter School唯一一名中国交流生,自然而然我把自己定位成中西文化交流“大使”角色,我的努力、我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学生这一群体。我告诉他们中国不仅有北京、上海、香港,还有我的故乡湖南长沙……我教美国同学们写汉字,他们学会了写“一”、“二”、“三”,但是,“四”、“五”、“六”还是只会写成“si”、“wu”、“liu”。
在教堂组织的聚会,受神父邀请,我给美国孩子做了演讲,介绍中国的文化、中国的饮食。
James、Emily家庭,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谈话总是那么兴致盎然。
有一件事情让我难忘。
寒冷冬天的一个清晨,我误了校车,叫不到出租车,只能步行去学校,路途可要一个小时啦。适逢倾盆大雨,只好躲进一个小超市躲雨。正好一辆卡车送完货,卡车司机看我穿着校服,主动和我搭讪,招呼我坐上他的车,专程把我送到学校,他很健谈:告诉我他在这个学校读过书,他的妻子在这个学校的食堂做过事。我不敢把这件事告诉妈妈,怕她担心我的安全,但我却深切地感受到山姆大叔的友善。
但是有件事让我不爽:
有一次在教堂,神父和我谈起中国的小悦悦事件:小悦悦被两车先后碾压,十多名路人路过却视而不见、漠然而去,小悦悦最后悲惨离世。他问我此事是不是发生在上海?我只是告诉他发生在广东。他喃喃自语:怎么能这样呢?背身离去,我无言以对。我和父亲说起此事,几次泪流满面!几次泣不成声!为什么这种事情会发生在中国?是这个世界冷漠?还是这个时代的无比悲哀?如果有人侮辱我的祖国、侮辱我的父母,我会和他理论!和他发怒!和他拼命!但是神父他没有责备,他什么也没有说。
这个时候,我感到在异乡的特别无助!我想念我的父母,我想念我的中国同学,想念我的老师,想念我的学校!我特别想吃中国的饭菜、想说中国话、想写中国的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