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首页 关于我们 交流简讯 学生交流 语言比赛 教育展览 志愿者专栏 信息扫描
  学历认证 通知公告 教师交流 外籍教师 国际会议 夏(冬)令营 微信集萃
首页 > 学生交流 > 中外学生交流园地 > 正在阅读
张锴亮(中国)

      张锴亮是上海市三林中学学生,2011年8月参加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赴德国,2012年6月回国。

      你们好。我是11-12届在德国的交流生,姓名叫张锴亮。这十个月在德国过的很开心,也很平静。在这十个月经历了很多,多多少少会有点收获和成长。
      我的接待家庭住在一个小镇上,大约只有六百人左右,和上海差别很大。没有什么高楼大厦,购物中心,车水马龙的街道等。在那的生活是相对平静和安详的,与大自然的距离的更近了,从内心里还是喜欢那的生活。
      我的那个小镇在北德,离城市不莱梅和不来梅港不是很远,我也经常到那两座城市去拜访。只是我那个小镇上的交通实在不方便,只有三个公交车站和两个路线,只能坐车到不来梅港和我接待学校的那的小镇,而且一天不超过十趟。我们的所有必需品几乎都在接待学校的小镇上有提供,每次都是开车前往。不过在德国,人人的时间观念都很强,就连公交车都有时刻表,节省每一分钟时间。在接待家庭也是如此,在日历上会给每个人有一定的空间来写下自己排,好比我的家庭会在年前在第二年的日历上写上早已做好的安排。
      说到我的接待家庭,我还真是幸运。我和他们很和睦地相处了十个月。我的接待家庭其实是一个老资格的接待家庭了,他们之前已经接待过四个来自巴西的交流学生,我是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他们说,他们通过四个巴西的交流学生对巴西已有足够的了解,所以才接待了我。我的接待父母都已年老了,接待爸爸已经退休了,每天只是在家干干自己的活,只有接待妈妈每天上班。他们的子女都已长大成家,也就是说没有和我年龄相符的人在家里。生活看上去似乎很平静,但我很享受。
      我和我的接待家庭曾去过拜仁州度假。他们是去拜访他们在那的亲戚,当然我是和他们初次见面和认识。德语也有方言,就像中国一样,各地有各地的语言。在拜仁,他们说的是拜仁式的德语,在我的那个州说的是Plattdeutsch,但现在已没人说了,全都变成了Hochdeutsch,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的普通话。但还好,就像我们的普通话一样,Hochdeutsch在德国也是被普及的,在拜仁交流没有太大的问题。我还在那吃了典型的拜仁式早餐,白香肠和Brezel,还有啤酒,当然我没喝。但到拜仁,一定要尝尝慕尼黑的啤酒,个人观念上认为是德国啤酒里口感最好的,也是相对有名的。度假当然少不了外出。其中我和我的接待家庭拜访过一座在拜仁较为有名的城堡Neuswanstein,是从中世纪保存下来的。
      除了和接待家庭一起出行外,AFS也组织有很多活动。我参加过三次AFS组织的Camp,认识了很多来自其他国家的交流学生,个别也成了永远要好的朋友。在这十个月中AFS有一个Studio-fahr,我参加了一个名为Bergwald Projikt,是一个在图林根森林里学习的项目。我学习了如何使用工具为森林服务,好比说用斧子和锯子砍树。在此之间也有了解到为什么要为森林做这些工作,真正让我体会到那些在森林里工作的人有多辛劳和重要。当然,在此之间也认识了新的朋友。
      活动旅行只是十个月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时间还是和自己的接待家庭,学校一起度过。我的接待学校是一所私立的Gymnasium,分成八学年制,从五年级到十二年级。我在那上的是十一年级,一个星期只有一天是八个小时课程,大约到下午三点左右,其余的每天只有六个小时,中午一点多就结束了一天在学校的课程。我所选的课程和国内的一样,但我一般一天只有三门课,也就是每门课上两个小时。我的学校比较特殊,由于一周所授课时较少,每两个星期六会上四个小时的课,我们十一年级是四个小时的体育。
      在和他们同室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感觉到他们的自学能力很强。老师并不像我们国内,并不是死板的只教书上所有的内容,在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时间有时会和老师相当。就比如在数学课上,老师不会从开始到结束一直为教授过程,学生们只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书上的内容,大部分时间还是学生以自己习题为主。
      但和他们相处这么长下来,想真正融入他们的群体还真的很难。他们德国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他们会认为自己已有朋友圈已经足够了,没必要再去结交一个外来人。我刚刚和他们接触时,就感到他们很排外。那时对于我来说真是一个困难时期,我本人就不善于与他人交往,没有朋友,大把的业余时间只是单独呆在家里,真的很荒废。最后还是我的接待家庭帮助了我,对我进行心理上的开导。当然之后还是经过了自己很多的努力,才有所收获。我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参加那边的足球队,后来和他们也是很铁了。
      我的德国之行也就到此了,平淡却又难忘,真希望未来有一天可以再次回到那个国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19号

E-mail:shanghai@ieas.net.cn | 电话:0086-21-52137878
Copyright © 2005-2024 Ieas.net.cn All Right Reserved. 来访人数:4669359 人
版权所有: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 地址:中国上海市江宁路245号 | 互联网信息备案ICP证:沪ICP备090449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