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首页 关于我们 交流简讯 学生交流 语言比赛 教育展览 志愿者专栏 信息扫描
  学历认证 通知公告 教师交流 外籍教师 国际会议 夏(冬)令营 微信集萃
首页 > 语言比赛 > 昆士兰杯学生英语竞赛 > 正在阅读
昆士兰杯学生英语竞赛简介

中澳合作,共举昆杯


比赛背景
      上海与澳大利亚第二大州昆士兰州于1989年结为友好市州,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两地已在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教育方面尤为活跃,为加强东西方文化的了解、发展与合作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为了促进中国上海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在教育、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上海市各大高校及中学英语教学,使上海的学生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及昆士兰州的文化传统、教育制度,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澳大利亚昆士兰贸易投资上海代表处合作,于2001年在沪成功举办了首届"昆士兰杯"学生英语竞赛。该赛事作为上海与昆士兰州友好市州交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上海和昆州两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通过比赛,共有近70名大、中学生获奖,赴澳大利亚昆士兰院校进行短期学习,他们就读昆州学校,入住当地居民家庭,参与社区活动,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了上海市与昆士兰州的教育交流,加深了上海学生对昆士兰及澳大利亚教育制度的了解。

市州交流,意义深远
      上海市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自1989年结为友好市州以来,在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如何使上海与昆士兰的交流进一步深入,在友好城市10周年庆典后东结束后,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昆士兰贸易投资上海代表处多次探讨。观摩了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举办的语言类比赛后,昆士兰方面提出为推动上海学生对澳大利亚特别是昆士兰州的了解,合作举办学生英语竞赛和比赛优胜学生访问澳大利亚的设想。

      2000年底比赛方案获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由于双方是第一次合作举办比赛,参赛学校确定为上海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大学有交流关系的10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东沪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春节过后正式启动,学校举办形式各异的初赛,推荐两名学生进入复赛,主办方邀请复赛评委评判出10名同学进入决赛。4月13日,“昆士兰杯”上海大学生英语竞赛决赛在希尔顿大酒店举行,6名同学获澳方提供的奖学金于当年暑期前往澳大利亚为期四周的学习。

      2002年9月、2003年10月、2005年12月、2008年3月和2009年12月,又分别举行了五届“昆士兰杯”学生英语竞赛,近70名获奖学生先后前往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进行交流和学习。参与学校从大学扩展到中学、职业学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该项赛事于2005年10月被列入上海市教委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教育部签署的《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委员会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教育与艺术部教育合作备忘录》中,定为上海与昆士兰双方教育合作项目之一,不仅在上海举“昆士兰杯”上海市学生英语竞赛,还在昆士兰举办“上海杯”学生汉语竞赛。主办方也升格为上海市教委与昆士兰州教育部,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昆士兰贸易投资上海代表处是承办单位

      “昆杯”系列赛事作为上海市和昆士兰州友好市州交流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为参赛者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也为他们提供了真实体验当地教育和社会生活的机会,无论对参赛者个人,还是对推动两地、两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事业都具有深远意义。
广泛参与,多方支持。

      历届“昆杯”在上海和昆州两地都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与该赛事的广泛参与度密不可分。参赛对象涉及面广,规模大,两地众多大中院校积极参与,两地政府相关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首届“昆杯”仅面向本市近10所高等院校在读大学生,这些院校与昆州均有良好的教育交流历史和在行项目。被推选的参赛学生们在比赛中表现出的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和综合素养,给评委和参赛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深深吸引了现场观摩的众多学生、家长和院校代表,参赛各院校和有关新闻媒体对比赛反应良好,大家普遍认为这样的比赛有利于在上海高等院校中建立一个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英语学习氛围,应该扩大范围,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的机会;昆州院校对赛事反响积极,特别是首届获奖学生在澳大利亚学习期间,用自身良好的综合素质,为上海的学生赢得了肯定和赞许。

      考虑到社会反响热烈,为扩大比赛影响,也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从第二届开始,加设了社会组报名,并制定选拔方式,参赛学生也扩大到高中层次。社会组报名面向本市所有全日制大学本专科、高职,包括民办院校和高级中学在校在读的学生,通过统一组织的笔试(初赛),社会组的初赛优胜者能够进入复赛,和指定项目院校初赛选拔出的学生一起进入决赛。首次接受社会报名,就有复旦、上外、华东理工等13所高校,南模、复兴、上外附中等35所中学的300多名同学自发报名参加。更为欣喜的是,每届的获奖学生中都有社会组学生的身影。为推动两地职业教育的交流,第五届和第六届“昆杯”比赛定名为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和专业技能竞赛。丰富了比赛的参与面,使职业院校学生也有了获得短期出国学习奖励的赛事。

      通过社会组报名的推广和参赛面的扩大,赛事规模和规格都上了一个层次,为本市更多学生提供平台的同时,也使更多有意促进中澳交流、吸纳中国学生的昆州大中院校参与到了赛事中,他们不仅提供赛前支持,每届学校代表亲与比赛现场,更为获奖学生提供了比赛优胜学生赴澳大利亚短期学习的费用。本市大中院校也积极响应,通过校内多种形式的选拔,推荐优秀学生代表参与比赛,有的学校校除推荐学生外,还鼓励更多学生参加社会组选拔。

      赛事也得到上海市和昆士兰州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高度关注。时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澳大利亚昆士兰洲教育部部长都曾应邀出席比赛并致辞;上海市外办、市教委、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领导,昆士兰州教育部、昆士兰国际教育培训署官员,昆士兰州三所著名大学校长和其它10多所大学和中学教师也曾亲临现场观摩比赛并为获奖选手颁奖。上海的大学、中学和教育机构也派出知名专家教授参与赛事的各个阶段的选拔,组织广大师生现场观摩。上海上教国际交流有限公司还出资赞助了部分赴澳学生的国际旅费。比赛还得到多家媒体关注,上海教育电视台、《新闻晨报》、《新闻晚报》、《青年报》、《上海星期三》、《新民晚报》等都曾以不同形式跟踪报道。

“三高”标准,确保成效
      作为赛事组织方,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要负责赛事的本地推广以及前期赛事(初赛、复赛)的选拔,昆士兰贸易投资上海代表处则主要负责海外的推广部分以及落实获奖学生的接待。同时,双方通力合作,组织决赛的现场赛事,以公平公正为基础,创新赛制,力求每届“昆杯”效果获得“高规格、高质量、高效应”的效果。

      赛事“高规格”体现在评委的专业性权威性及多元性,时任澳大利亚驻沪总领事、昆士兰州高等教育办公室代表、昆士兰大学继续教育机构主管、上海市教委国际交流处处长、上海市外事办公室友城处副处长、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及上海电视台英语台主持人等都先后应邀担任决赛评委;赛事“高质量”的把握,除了各个环节的周密组织和紧密配合,还主要体现在参赛选手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形式多样讲求实效的比赛形式。各项目院校通过校内选拔等形式推选学生参赛,社会组选手通过统一组织的笔试,进入复赛的选手往往是百里、千里挑一;决赛选手还需通过现场演讲和提问决出高下。为入了让学生们更好的自由发挥,尽情展现英语水平,决赛的形式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讲求实效创新即兴发挥,历届赛事采用过即兴演讲,选手与评委的命题式问答,选手与选手一对一辩论等形式,真正发挥出选手水平和潜在素质。有了“高规格”的评委护航,“高质量”的参赛选手以及办赛的保障,“昆杯”系列赛事才能在上海地区和昆士兰州各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及积极意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19号

E-mail:shanghai@ieas.net.cn | 电话:0086-21-52137878
Copyright © 2005-2024 Ieas.net.cn All Right Reserved. 来访人数:4668698 人
版权所有: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 地址:中国上海市江宁路245号 | 互联网信息备案ICP证:沪ICP备09044906号